近年来,我国燃气爆炸事故频发,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部署了一系列相关工作。武汉市城管委高度重视燃气安全监管工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针对整治燃气安全问题,以“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城市工作和城市发展各个环节和各个领域”为指导,以提升安全管理标准化和燃气监管智能化水平为目标,围绕燃气安全的突出问题,狠抓燃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安全责任落实,通过明确监管部门职责、内设机构调整,优化机构职能,利用“云、大、物、移、智”等技术手段加强数据整合和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了安全生产管理业务闭环、态势科学可控、措施落实到位、过程全面监管、工作信而有征,有效提升燃气安全管理标准化和监管智能化水平,切实保障了企业、市民用气安全。
2023年10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全国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专班召集人秦海翔同志带队赴湖北省武汉市调研期间,实地观摩了由数字政通承建的武汉市燃气信息化平台,对武汉市积极推进燃气安全监管科技赋能,强化部门联动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10月18日,武汉经验以工作简报形式印发各地供学习借鉴。
一、洞明症结,深入开展智慧燃气信息化建设
1、隐患排查不全不深(检查)
武汉市燃气管理对象繁多,点多面广量大,检查难以全覆盖、隐患整治难全闭环。
2、瓶装气多小散乱难管(监督)
液化石油气领域事故频发,黑气瓶、报废瓶、不合格瓶及户内隐患较多,钢瓶充装配送过程难监管。
3、事故应急不快不专(应急)
原有管理模式下,应急资源没有高效整合,应急体系未有效形成,应急事故信息渠道不畅通,救援队伍未形成专业化。
4、燃气管网难守难护(管理)
全市1.5万余公里管网,管网占挖事故频发,管网安全守护问题严峻。
5、燃气服务不优不捷(服务)
便民服务机制不畅,市民咨询投诉响应不及时,“数据少跑路,群众多跑腿”现场亟待解决。
6、考核抓手不牢,指挥棒作用未有力提现。(监督)
原有大城管考核体系中,燃气考核占比较小,无法提现指挥棒作用,督导各区精准聚焦存在问题。
针对以上燃气监管工作主要症结与难点,武汉市2023年组织开展智慧燃气安全监管总平台建设,开发燃气一张图、综合检查、隐患管理、管道气监管、瓶装气监管、车用气监管、应急处置、工程管理、器具管理、燃气服务、数据研判、宣传教育等12个业务模块,建立企业、设施、用户数据库,目前已采集燃气企业72家,燃气场站556座,燃气用户493万,燃气钢瓶201万,实现各类检查近40万次,发现整改问题7万余个,实现隐患排查治理、行政检查执法、瓶装气全流程监管等工作信息化闭环管理。
基础数据管理
燃气管理首先需要摸清底数,建立数据台账。针对燃气行业底数不清,状态不明的等问题,平台通过梳理已有数据资源,建立基础数据管理系统,对管道气、瓶装气、车用气三类企业构建一企一档管理,汇总场站、管网等设施数据,对各企业用户数、用户分布情况、居民商业用户分布情况进行管理,统一管理应急等相关数据,解决了燃气数据集成度低、互联性差、信息管理分散的问题,为燃气的综合检查、隐患管理和燃气一张图提供数据支撑。
综合检查管理
为加强对燃气设施的安全监管,搭建了综合检查系统。针对燃气管理对象,点多面广量大,检查不到位等重点难点问题,通过对燃气设施和单位进行日常检查、第三方评价和专项检查等检查方式,同时针对不同的检查对象,制定不同的标准、检查计划,管理人员在手机端对企业、场站、商业用气场所、燃气器具等多种对象进行日常、专项多维度检查,及时发现燃气运行问题,督促相关企业和单位履行职责,有效辅助燃气管理人员开展监管工作,提升监管水平和监管效率。
风险隐患管理
为更好的掌握武汉市的燃气风险隐患,搭建隐患管理子系统。通过综合检查发现的问题,该系统利用平台信息关联自动生成对应隐患,并配置隐患编号。整合GIS地图展示隐患点分布情况。对隐患整改流程,由企业、区燃管办、市燃气中心分工合作,实施消隐工作,并实时监控整改进度。隐患定期统计,对未及时整改的进行督办,已完成整改的隐患进行销号,从而形成隐患闭环处置,实现源头治理。
瓶装气运行监管
为了确保瓶装液化气相关企业尽职尽责,建立了智能监管信息平台。平台推动管道气企业进行自查和巡线计划,并对其进行抽查,旨在及时发现潜在管理问题。利用基础数据的实名制信息,针对钢瓶全流程实施扫码,实现对瓶装液化气全过程的监管,及时发现违法经营行为和潜在安全隐患,促进燃气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规范燃气供应秩序,并全面消除安全隐患。这一综合监管机制将促进燃气安全状况全面改善,提升瓶装气燃气管理水平。
管道气监管
落实管道气企业责任,掌握管道气企业自查、巡线计划,并对企业自查、巡线情况进行抽查,同时督促企业处置发现的问题,形成业务闭环。对企业上报隐患问题自动流转至隐患管理模块,燃管办可通过隐患管理模块对企业问题处理全过程监管、对第三方施工/占压问题自动流转监督执法平台进行执法管理。全面监管企业的运行情况,从管网、供给储能、站点、巡线安全、事故保障以及使用方面等多个方面进行监管和督导。
燃气管理通
搭建燃气管理通平台,为各级燃气管理部门提供监管业务管理工作移动端,提升实时协同移动办公能力。协助管理人员开展综合检查、隐患督办,及时上报检查发现的问题,提高巡检队员工作效率;随时了解辖区内燃气企业、人员、隐患等管理要素的运行情况提供部分数据的查询与管理,实现移动便携式监督业务管理,实现行业监管任务的全过程分派、流转、跟踪,通过系统关联,提升信息传达速度,提高监管作业效率。
燃气管理一张图
通过汇聚燃气运行管理数据,全方位、多角度并以地图、文字、图表等多种方式展示燃气行业总体态势,主要包括基础数据展示、综合检查信息、隐患治理信息、考评信息,掌握燃气管理单位数据,明确安全检查信息,知晓案件处置进度,清楚隐患整治情况,明晰企业考评排名,对运行管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到事情前预警、事中处置、事后反馈,提供科学有利的数据支撑,提高对燃气行业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二、多措并举,铸就燃气安全监测“武汉”模式
武汉市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完善平台功能,加大推广应用,强化信息共享,建立管理闭环,实现效能提升,破解管理难题。
(一)建立“常态化、定制化、专业化”隐患治理新模式
针对燃气管理对象,点多面广量大,检查不到位等重点难点问题,搭建综合检查和隐患管理模块,形成各类型检查清单,压实管理部门、企业安全责任,并通过模块信息关联,自动生成隐患,配置隐患编号,地图实时展示,形成隐患发现、上报、生成、整改、销号闭环处置机制,实现业务流与数据流汇聚互通。
一是日常检查“常态化”。压实市、区、街燃气管理部门责任,根据职责分工建立企业管理、各类场站、非居用户等各类日常执法检查工作清单,按照每季度检查全覆盖要求,各级燃气管理部门通过手机端开展安全检查,发现问题生成隐患督办整改,平台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对各单位全覆盖落实情况进行考核打分。2023年上半年,各级管理机构已通过平台开展日常安全检查17万次,发现整改各类问题隐患1.2万处。
二是专项整治“定制化”。建立各类检查场景模块化清单,根据国家、省、市燃气专项整治重点及重要节假日等工作要求,自动生成阶段性工作定制化检查清单,并组织开展专项排查整治。2023年6月21日银川事故发生后,平台针对瓶装气餐饮用户生成8个重点问题的检查清单,已累计开展专项检查3.9万次,发现整改问题隐患4300余处。
三是三方评估“专业化”。按照国家燃气安全评价技术标准要求,在平台制定专业化安全评价检查清单,定期组织行业专家、第三方评价机构通过手机端对全市燃气企业、各类燃气设施进行安全评价,自动生成问题清单,自动生成评价分数。
(二)建立“可查询、可追溯、可评价”闭环监管新体制
针对液化石油气领域黑气瓶、报废瓶、不合格瓶及户内隐患较多等问题,燃气钢瓶配备可识别“身份证”(二维码),以二维码为纽带,通过联动锁枪和全流程扫码监管的方式,实现前端(充装)、中端(配送)、末端(使用)全流程闭环管理。
一是静态数据全要素掌握,建立全市各区、各企业液化石油气储配站、供应点、从业人员、配送车辆、钢瓶、用户基础数据库,实现静态数据“一屏总览”。
二是动态数据全流程监管,压实瓶装气企业、配送人员安全责任,通过对钢瓶全流程扫码,实现从气瓶检测、充装、运输、销售、配送、使用、回收等“8+1”环节全过程监管,每次送气上门开展随瓶安检,并规范上传4张安检照片(门面招牌、钢瓶与连接管连接处、灶具与连接管连接处、用气环境),确保过程清晰、责任可溯、隐患及时整改。
三是对全流程扫码各环节扫码数据进行多维度统计分析,通过大数据及时发现充装、运输、配送、安检等环节存在问题,精准督办相关区加强薄弱环节监管执法,提升工作效能。四是开发公众扫码端口,强化共建共治,引导市民通过微信扫一扫,全民监督闭环管理落实情况。
(三)建立“看得见、呼得通、调得动”应急处置新体系
一是建立应急“一张图”。指导各区、各企业分区域建立专业化燃气应急处置队伍,建立全市燃气应急专家团队,并将各类应急资源信息录入平台,建立信息化应急资源库和专家库,实现“一张图”展示。一旦发生燃气突发事件,通过平台迅速调度最近应急队伍开展应急处置。
二是建立信息“一网通”。与消防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及时将消防部门反馈涉及燃气的警情信息同步发送至市燃气管理部门、相关区街及燃气企业,实现燃气警情联动出警、协同处置。
三是建立处置“一平台”。通过平台应急处置模块,按照20分钟应急响应要求,建立市、区、街、企业应急响应“四级联动”。发生突发事件后,接警电话自动录音,识别燃气关键词后将信息同步平台,平台向责任人实时推送应急处置短信,形成应急响应事件。市区两级监管部门、燃管办队伍、供气企业相关责任人抵达现场后通过移动端小程序记录实况,处置信息实时共享,确保应急处置统一指挥、责任清晰、及时高效。
(四)建立“全过程、全责任、全方位”管网保护新机制
一是搭建燃气管网“一张图”。整合各企业管道信息,搭建全市4800公里市政燃气管网“一张图”,与市政占道挖掘监管平台实现信息对接,管理耦合,实现管网占挖一屏总览。通过电话提醒、短信提醒、系统提示等多种方式,通知燃气企业提前介入,压实市政工程项目“五方责任”(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属地管理部门、燃气企业),及时签订保护协议,采取管控措施,加大巡查频次,防止建设工程因信息不对称挖破管网。平台开通以来,全市因第三方施工损坏燃气管网事件同比下降50%。
二是实现管网改造跟踪可视化。针对老旧管网改造和户内安全设施安装工程推进中入户难问题,打造智慧工具(小程序),居民线上精准预约,作业人员线下精准到访,管网改造过程统一标准、实时记录,资料智能归档整理,资源分配高效科学。实现管网改造数据清晰可视,精准分析作业人员实际工作量和材料实际消耗量,确保管网改造质量清晰追踪到人、定位到户。
(五)建立“一网通、全天候、高标准”便民服务新平台
一是紧盯市民诉求,实现为民服务“一号受理”。统一全市16家管道燃气企业对外服务热线号码为96511,统一受理用户诉求,提供“7×24小时”全天候人工服务,确保用户“有呼必应”;建立用户诉求服务平台,以平台为枢纽打通“鄂汇办”与各企业服务平台,提供各类事项办理通道,方便用户在线“查政策”、在线“解疑惑”、在线“办业务”;建立天然气服务“总客服”,通过大数据塑造“用户画像”,真正实现全市天然气诉求“一号受理、统一标准、高效服务”。
二是聚集营商环境,实现办理事项“一事联办”。与市工改办平台互联互通,推动燃气报装与规划、占挖、交通、园林绿化等审批一事联办,简化办事流程,压缩办理时间,持续优化获得用气营商环境;与不动产交易平台信息共享,实现用户“不动产交易+燃气过户”一体化办理,让数据“多跑路”,让用户“少跑腿”。相关业务开通以来,已累计办理一体化过户业务1.5万件。
三是强化器具安全,通过信息平台实时记录安装过程,加强安装监管,同步开展入户安检,确保所有器具质量合格,安装规范标准有序、录入信息准确无误、安装环境安全合规。
(六)重塑“公开化、公平化、精细化”考核评价新标准
按照2023年武汉市城市综合管理考核工作部署,进一步规范全市燃气管理工作,压实燃气安全管理责任,及时发现整改各类隐患,推动重点任务落实,市城管执法委重新制定了燃气管理考核细则,重点从日常管理、重点任务、专项工作等方面进行设计,并将燃气专项考核纳入市政府对各区的大城管考核体系,通过信息化手段自动算分,避免人情分,切实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
三、运行成效
截止目前,平台整合了各类燃气管线4000余公里,接入60多家燃气企业、500多座天然气场站、190多万只钢瓶、4万多非居用户、500多万居民用户基础数据,摸清了燃气安全监管家底。
通过平台汇聚市、区、街城管人员,第三方,企业等多方渠道采集的燃气相关问题,针对检查发现问题和检查发现违法行为分别推送到对应的管理部门,制定消隐计划,及时消除燃气运行风险隐患,形成闭环化处置。2023年已累计开展日常安全检查27万余次,整改各类问题隐患2.7万余处,专项检查次数为2.9万余次。平台的运行效应比较显著,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管理燃气问题,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瓶装气企业监管方面,平台通过对190万余支钢瓶通过全流程扫码,实现对瓶装液化气供应从气瓶检测、充装、运输、销售、配送到使用的全过程监管及时发现各类液化气违法经营行为和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了瓶装气的监管效率和精准度,保障了瓶装气的安全供应。
通过平台的建设使监管部门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生产、运行的实际情况,提升监管部门自身的监管能力,通过科学监管,形成有效干预,从而促使企业提升安全意识和水平,加强安全管理,明晰问题根源,有效管控风险,使平台成为燃气行业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