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组部:北京市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9-04-09

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

在为民办事中提升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效应

——北京市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

中央组织部组织二局

简目

一、基本做法

1.明责赋权优化职能,增强街乡“吹哨”能力

一是为街乡明责,使其“吹哨”有据

二是给街乡赋权,使其“吹哨”管用

三是优化街乡内设机构,使其“吹哨”有力 

2.建立综合执法平台,推动执法部门到街乡“报到”  

3.引导街乡干部深入一线,构建“吹哨报到”快速响应机制

一是推行街巷长制度

二是建立专职社区专员制度

三是健全民事办理制度 

4.拓宽“吹哨报到”参与范围,调动驻区单位和社会力量共建共治

一是搭建共建平台

二是创新共建方式

三是推动在职党员“报到”为群众服务

四是用好新兴领域治理资源

5.推动“吹哨报到”向社区延伸,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一是做实做优社区

二是提高社区服务水平

三是发动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二、主要成效 

1.打通了城市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2.办好了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

3.促进了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落实

4.推动了党员干部务实亲民转变作风

三、经验启示  

1.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必须充分认识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性艰巨性,市委书记亲力亲为、高位推动

2.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必须着眼管根本管长远,健全完善基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3.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4.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必须运用科学方式方法,重点突破、循序渐进

2018111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北京市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的探索》,对这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为深入总结这一经验做法,更好指导面上工作,中央组织部多次派人了解北京市开展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以下简称“吹哨报到”改革)情况。2018123日到1210日,组织3个调研组,到北京市12个区的17个街道乡镇、20个部门站所、6个执法单位,深入街巷胡同和党员干部、社区群众,集中开展专题调研。 

从调研情况看,北京市“吹哨报到”改革,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重要思想、社会治理有关要求和对北京工作重要讲话精神,以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领导、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为主线,以办好群众家门口的事、让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为目标,以构建简约高效基层管理体制、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为重点,坚持试点先行重点突破、全域推进整体提升,着力破解长期困扰城市发展、城市治理的难题,取得重大突破和重要阶段性成果。这一经验做法,是完善体制机制、增强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效应的创新实践,是发扬党的群众工作优良传统、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的成功范例,具有典型示范意义和借鉴推广价值。

基本做法

“吹哨报到”改革源自基层。2017年上半年,平谷区金海湖镇为根治金矿盗采多年屡禁不止难题,探索了乡镇发现盗采线索及时上报,各相关执法部门30分钟内赶到现场综合执法的机制,效果很好。北京市委把这一探索总结提升为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从2018年初开始,在全市16个区的331个街乡中,选取169个街乡试点推广。市委抓住机构改革契机,完善基层管理体制,把党建和治理结合起来,在赋权、下沉、增效上下功夫,以“吹哨”反映群众诉求、发出集结令,以“报到”引领各部门响应、解决群众问题,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做法。

1.明责赋权优化职能,增强街乡“吹哨”能力

北京市委深刻认识到,街乡是城市治理的枢纽,许多基层治理难题需要街乡去面对和解决,但由于责大权小、权责不清,往往有心无力,特别是面对拆除违建、整治违法经营、治理开墙打洞和环境污染等“硬骨头”时,既没有执法权,又无法有效调度各执法部门,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在市委的大力推动下,全市各级党组织统一思想、共同行动,推进“吹哨报到”改革,着力增强街乡统筹协调功能,以快速调动执法力量解决问题。

一是为街乡明责,使其“吹哨”有据。全面取消街道招商引资、协税护税等职能。制定街道职责清单,明确党群工作、平安建设、城市管理、社区建设、民生保障、综合保障等6大板块111项职责,其中,街道作为主体承担的占24%,其他均为协助、参与,使街道集中精力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目前,正在拟定乡镇职责清单。通过理顺和明确职责,使街乡把该吹的“哨”吹到位。

二是给街乡赋权,使其“吹哨”管用。为确保各有关部门闻哨而动,重点落实街乡对辖区需多部门协同解决的综合性事项的协调权和督办权、对有关职能部门派出机构负责人任免调整奖惩的建议权;强化街乡在年度绩效考核中的话语权,规定街乡对有关职能部门及其派出机构的考核结果占被考核部门绩效权重的1/3

三是优化街乡内设机构,使其“吹哨”有力。启动街道内设机构改革试点,先行确定9个区的28个街道,按照“6+1纪工委+1综合执法队+3中心”模式设置机构,变向上对口为向下对应,机构数量减少一半以上,职能更优化,运行更高效。目前,正按上述模式对全市所有街乡内设机构进行优化调整。

2.建立综合执法平台,推动执法部门到街乡“报到”

为解决基层执法力量分散、难以“握指成拳”等问题,“吹哨报到”改革整合执法机构和资源,推动执法力量下沉到街乡,完善综合执法实体化、常态化机制。全面推广石景山区“1+5+N”模式,在290个街乡建立实体化综合执法中心,以街乡城管执法队为主体,公安、消防、交通、工商、食药等5个部门分别派驻1—2人,房管、规划国土、园林、文化等部门明确专人随叫随到,人员、责任、办公场地相对固定,便于协同行动。执法中心主任由街乡主要领导担任,派驻人员由街乡负责日常管理。建立执法中心党组织,派驻人员中的党员全部将组织关系转入执法中心,增强组织凝聚力。需要多部门解决的复杂问题或突发事件,相关执法人员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按照各自职责开展执法,直接解决问题。

西城区什刹海街道综合执法中心,整合了公安、环保、城管、工商、食药等23个职能部门,成立以来依法关停违法开设的酒吧31处、拆除违章建筑1.1万平方米,根治了噪音扰民、非法经营、环境脏乱等一批长期得不到解决的“老大难”问题。

3.引导街乡干部深入一线,构建“吹哨报到”快速响应机制

“吹哨报到”改革注重推动街乡干部走进群众贴近群众,看清楚治理堵点,感受百姓痛点,使“吹哨”更快更准、更有针对性。

一是推行街巷长制度。街巷长全面负责街巷环境整治提升、文明创建等工作。街长一般由街道处级干部兼任,巷长一般由街道科级干部和站所负责人兼任,除完成机关本职工作外,拿出足够时间深入一线,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街巷长姓名、职责、联系方式等向社会公布。建立日巡、周查、月评制度,督促街巷长及时发现解决违法建设、违规经营、堆物堆料、乱停车等问题。目前,已选派街巷长1.5万名,活跃在近5000条大街、1.4万余条小巷胡同,随时随地出现在群众身边,办好群众家门口的事。

二是建立专职社区专员制度。社区专员承担社区建设指导工作,具体负责沟通协调、组织发动、检查督促,帮助社区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是“吹哨报到”工作在社区的指导员、宣传员。社区专员主要从街道优秀正科级实职干部中选派,编制在街道、岗位在社区,首批已选派141名。

三是健全民事办理制度。对在一线发现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分级分类办理,街乡层面能解决的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上报区级指挥管理系统,确定责任部门,限时办结,并公示反馈、评价考核、跟踪问效。

丰台区方庄街道在辖区223栋居民楼均建立微信群,所有街道社区干部、在职党员、居民群众实名入群,点对点回应诉求、解决问题,被誉为“掌上四合院”。2018年,海淀区依托“大城管”指挥系统,受理群众反映的问题30.3万件,同比增长14%,解决率为96.4%,提高了8个百分点。

4.拓宽“吹哨报到”参与范围,调动驻区单位和社会力量共建共治

“吹哨报到”改革除了要求执法力量到街乡“报到”外,还整合带动体制内其他单位和体制外力量,不断拓展“报到”服务的参与面。

一是搭建共建平台。建立区、街乡、社区三级党建协调委员会,吸纳区域内有代表性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新型经济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参加,定期研究解决共同关心的重要事项。区、街乡党员领导干部担任下一级党建协调委员会主任,强化统筹权威和效能。朝阳区建立“一轴四网”区域党建机制,依托党建协调委员会和社区网格平台,党政群共商共治。

二是创新共建方式。建立资源、需求、项目“三个清单”,实行属地和驻区单位双向需求征集、双向提供服务、双向沟通协调、双向评价通报“四个双向”机制,越来越多的中央和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主动打开“院门”参与治理。石景山区广宁街道一声“哨响”,驻地的冬奥组委前来“报到”,与高井路社区结对共建,打造全市首个冬奥特色社区。

三是推动在职党员“报到”为群众服务。组织71.7万名市直机关和市属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到居住地或工作单位所在社区报到,参与各类活动100多万人次,为民办实事6万多件。东城区统一组织在职党员到背街小巷、居民院落开展“周末大扫除”35次,改善了居住环境。

四是用好新兴领域治理资源。坚持把党建做进去、把资源带出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服务品牌创建等方式,发挥新型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市工商系统根据街道党建和治理需要,把分散的“小个专”企业和商户拢在一起,为基层治理添砖加瓦。市司法局党委组织党员律师骨干,成立法律服务团和调解服务团,助力疏解整治促提升。

5.推动“吹哨报到”向社区延伸,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北京市委认为,“吹哨报到”改革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街道、基础在社区。推进改革中,注重把工作向城市治理“末端”延伸,提升社区综合服务功能,使社区真正成为精准了解反馈群众需求、精准投放服务资源、精准推动治理落地的基本单元。

一是做实做优社区。开展社区减负行动,依法取消市直部门下派社区的工作事项150项、评比达标和示范创建项目31项,需社区开具的证明由15项减为5项,使社区能够集中精力搞服务。各区根据街道规模,每年为每个街道提供200万元—2000万元不等的自主经费,支持社区服务群众项目。制定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建立312档的职业体系,解除后顾之忧。

二是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推广“离案式”、走动式工作法,社区工作者年入户率不低于90%,第一时间收集民情民意,为街乡“吹哨”提供需求信息和问题线索。推进社区服务站改革,将政务服务、市场服务、社会服务集中到服务站,一窗受理、集中办理。开展微心愿服务、爱心银行等活动。实施社区精细化治理计划,加强网格服务承载,把“报到”单位等各方面的服务资源集聚起来,对接和提供给千家万户。

三是发动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居民自治机制,通过议事厅、恳谈会、理事会等听民声汇民意集民智,拓宽群众参与渠道。招募2.3万余名热心居民担任“小巷管家”,履行“每日巡、经常访、及时记、随手做、实时报”等职责。培育志愿服务品牌,涌现出“朝阳群众”“西城大妈”“石景山老街坊”等一批影响力大的群众组织。

昌平区回龙观、天通苑社区共有80万居民,人口密度大,“脏堵污乱差”顽症长期无法解决,群众抱怨“回天”无力,社区发动群众人人出力,开展秩序维护、文化提升、环境整治等活动,参与群众5万余人次,社区面貌得到根本改变,群众称赞“回天”有术。

主要成效

北京市“吹哨报到”改革实施一年来,取得显著成效,试点地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基层干部队伍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大增强,赢得社会广泛赞誉。 

1.打通了城市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通过“吹哨报到”改革,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把资源、服务、管理下沉基层、做实基层,健全基层治理体系,构建“四有四全”工作格局,即天上有网(即视频监控系统)、地上有格(即社区网格)、街巷有长、吹哨有响,党建引领全统筹、管理力量全报到、共商共治全程议、百姓呼声全响应,第一时间解决了基层治理的各类矛盾。特别是下沉执法力量,瞄准治理难点问题,开展综合执法,握指成拳、集中发力,事不完、人不撤,大大提升了街乡统筹指挥能力和部门行政执法、应急处置水平,力度空前、效果空前。东城区负责同志谈到,“一声哨响巧拨千斤”,全区多年积压、久拖不决的5273件基层治理案件,目前除87件正在处理外,其他均已解决。  

2.办好了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

通过“吹哨报到”改革,顺应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建立健全服务群众快速响应、基层难题有效处置机制,一批私搭违建、乱停车、环境脏乱、老旧小区设施陈旧等老百姓身边的烦心事得到解决,一批菜市场、便利店、“口袋”公园、健身广场等便民利民设施相继建成,居民生活更为方便,老百姓真心认可。调查显示,80%以上居民对背街小巷环境整治表示满意,90%以上对开墙打洞、无证无照经营和老旧小区整治表示满意,95%对占道经营整治表示满意,12345热线接到表扬电话同比增长17%。西城区位于首都核心区,停车难问题由来已久,通过整合驻区单位资源,新增5000余个停车位,居民拍手叫好。

朝阳区三里屯街道有一条存在多年的酒吧街,被多家外媒称为“脏街”,群众意见很大,街道党工委把“吹哨报到”的重点对准“脏街”,会同有关部门,采取治理开墙打洞、拆除违建、增设便民设施等措施,使“脏街”变成了“靓街”。

3.促进了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落实

聚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时代课题进行探索,通过“吹哨报到”改革,引导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围绕首都高质量发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和筹备冬奥会冬残奥会等中心工作建功立业,在治理交通拥堵、大气污染、防范重大风险等重点任务中献计出力,推动城市治理效能持续提升,为改善城市品质、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奠定良好基础。街道社区组织的85万首都治安志愿者,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等重大活动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截至201811月底,推动疏解提升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200多个,调整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600多家,拆除违建4800多万平方米。

2018年北京经历了多次强降雨,房山区大安山乡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最大一次山体崩塌灾害,网格员在崩塌前10分钟提前发现并“吹哨”报告险情,相关部门迅速赶赴现场处置,拦截过往车辆和行人,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车辆损失。

4.推动了党员干部务实亲民转变作风

通过“吹哨报到”改革,引领党员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树立起了到一线解决问题、干事创业的鲜明导向。西城区开展“走千门进万户”活动,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走出机关、进门入户,迈开腿、张开嘴,嘘寒问暖、搞好服务,收集各类意见建议5.2万条,解决问题3.9万件。东城区东四街道一位社区专员说,“以前是高跟鞋、小西装、办公楼里工作忙;现在变成了平底鞋、运动装、走街串巷服务忙”。不少居民提到,原来反映的好多问题没人管,现在干部就在身边,一声“哨响”,马上解决。市委组织部负责同志谈到,以前干部上门,群众爱搭不理,有的还满嘴怪话,现在笑脸相迎,主动打招呼,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党组织的威信在联系服务群众中得到加强,人民群众更加自觉地热爱党、跟党走。

经验启示

北京市“吹哨报到”改革,开创性、示范性强,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提升为民服务能力水平探索了新路径,有许多启示。

1.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必须充分认识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性艰巨性,市委书记亲力亲为、高位推动

北京市委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北京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综合研判首都特点、城市治理现状和基层实践探索,把“吹哨报到”改革列为“一号改革课题”,制定工作方案,确定重点改革任务。蔡奇同志亲自谋划,50多次赴一线调研、听取意见,每月召开区委书记会进行点评,研究落实工作举措;各区委书记领衔改革,专职副书记具体负责;组织部门牵头,月通报、季调度;市级媒体加强宣传,推动改革不断深入。必须深刻认识到,城市治理现代化是城市建设发展的一场深刻变革,事关党的执政基础和人民群众福祉,面临不少新情况、新矛盾、新挑战,特别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涉及动体制、动权力、动利益的难题很多,只有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亲自上手,以上带下、强力推动,才能取得实质突破。这是北京的经验最关键的一条,北京是这样,上海、杭州、武汉、深圳等地城市基层治理工作的成功经验也是如此。 

2.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必须着眼管根本管长远,健全完善基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体制机制更带有根本性稳定性长期性。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提出,要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强化系统建设整体建设,不断提高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效应。实现这一要求,关键是要健全完善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体制机制。“吹哨报到”改革以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为着力点,探索赋予街道相应的职责职权,推动职能部门力量在街道聚合,强化街道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从体制机制上为街道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统筹各方创造条件,实现一招破题、满盘皆活。同时,着眼打破条块分割的僵局、各自为战的困局,加强各领域党组织互联互动机制建设,整合各方面力量参与治理,点中了穴位、抓到了要害。实践证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根本在于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和共建共治机制,把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把各个方面的力量充分激发出来,这样才能不断增强整体效应,实现治理效能最大化。 

3.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为民的事没有小事,要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吹哨报到”改革,以市民最关心的问题为导向,建立健全服务群众响应机制,着力办好群众家门口的事。“哨声”就是群众的诉求,“报到”实质上是向群众报到、解决群众的问题,改革的全部工作都是为了群众。从这个意义上看,这一改革丰富了党的群众工作时代内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能成为一句空话,要落实到具体人、具体事、具体工作上,真正做到群众需求在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4.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必须运用科学方式方法,重点突破、循序渐进

当前,城市基层党建、基层治理有关部署要求的“设计总图”已明确,如何结合实际落实落地,需要深入探索。各地区情况千差万别,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选准切入点和突破口,编制“施工图”,既避免“老虎吃天无从下口”,又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吹哨报到”改革,抓住当前群众反映强烈、亟待解决的治理难题,发挥首都行政资源富集、善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传统优势,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短时间内见到明显成效,让党员干部和群众看到变化,提振了信心,坚定了决心。同时也要看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复杂艰巨的改革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把握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区分轻重缓急,讲究“时度效”,确定适合的路径和方法。既要有远景考虑和长期目标,又要有当下举措和“先期效果”,一步步扎实推进。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90110 10 版)


上一篇 返回 下一篇

扫描关注数字政通官方微信

京ICP备0504074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8899号 版权所有 2019 北京数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