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新范式:机器人重构数据治理,AI驱动网格化服务

发布时间:2025-02-21

导语:
清晨的街道上,智能巡检机器人自主识别占道堆物,无人机实时回传河道污染数据,AI系统自动派单至责任部门——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数字政通正在构建的未来城市治理图景。当大模型与机器人技术掀起新一波智能化浪潮,城市管理的“最小细胞”网格员,正在经历一场从“人海战术”到“智能革命”的颠覆性变革。

“感谢你们的帮助,及时解决难题,社区环境又美起来了!”
一、科技浪潮重构城市治理:从“人盯网格”到“智脑全息”
政策与技术的双轮驱动下,城市治理正经历范式转移。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要求推进AI在社会治理中的深度应用,而大模型技术突破让机器具备了类人的感知与决策能力。
DeepSeek等通用大模型的涌现,让城市治理AI从“专用工具”进化为“全能助手”,可同时处理市容管理、环保监测、应急调度等多维任务。

图片 1.jpg

“AI公务员”上岗的背后,是政府服务从“流程数字化”向“决策智能化”的跃迁,如杭州“城市大脑”已实现事件自动发现到处置闭环的分钟级响应。

图片 2.jpg

机器人网格员规模化部署标志着人力密集型巡查模式的终结,深圳上线机器人网格员;上海浦东新区通过智能终端替代人工巡查,问题发现效率呈倍数提升。
在这场变革中,数字政通敏锐捕捉到:城市治理的核心竞争力,正从“人力密度”转向“算法精度”;这将对行业运行模式带来变革。
无论是降低传统网格员管理难题、安全风险,提高巡检效率与数据客观性,统一管理标准优化行业模型,还是精准投放政府财政投入支出。
二、数字政通AI智能采集:重新定义网格化治理标准
人形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的具象化载体,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自主性,能够与人类进行自然交互。在城市治理中,人形机器人“网格员”可以承担多种角色,例如网格巡查、设施巡检、辅助执法、民生服务、基层治理等,这些应用场景与数字政通的业务场景高度契合,为人形机器人“网格员”与数字政通“人和”大模型的融合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
作为城市治理数字化领军企业,数字政通业务覆盖全国31个省份、500多个城市、1500多个县(市、区),在网格化城市治理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近70%,并为200余个城市提供城市管理网格化信息采集服务。近年来,数字政通积极布局人工智能在城市治理领域应用,积累了庞大的城市治理数据资源、行业经验与分析样本,陆续发布了“晶石”平台、“棋骥”无人车、“星揆”计划、打造空天地立体化智能巡查体系,构建了覆盖“感知-分析-决策-执行”全链路的智能采集生态,为可信数据的生产提供政通样版,为行业智能体的诞生提供政通经验。

图片 3.jpg

同时在当下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代,数字政通携手华为昇腾,共同为“人和”大模型带来了重磅升级。现在,数字政通人和大模型已全面接入DeepSeek作为基础模型赋能城市治理行业,并结合华为昇腾服务器的强大算力支持,开启了全新的智能时代,助力城市治理“深度思考”。
1. 全要素AI感知网络
自研AI算法支持对城市管理问题进行毫秒级识别,形成了从数据基础、业务标准、标签体系、算法模板到场景应用的一站式算法开发与应用模式;实际场景应用已落地近90种算法类型,综合准确率达90%以上。

图片 4.jpg

首创“无人机+无人车+机器人+物联感知”空天地立体化智能采集体系(一网统采),建立全方位自动化巡查网络(全城一网),形成城市空地统一管理体系,并开发基于多期卫星影像、无人机视频以及移动视频的AI智能识别算法,并根据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务、环保、应急等多部门不同业务应用场景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并实现城市空间数据的统一更新。某省会城市试点中实现巡查范围扩大3倍,人力成本降低60%。
面向市场提供低空飞行服务,推动低空智联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赋能低空经济场景应用提升。

图片 5.jpg

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语义理解引擎,可精准解析12345热线投诉中的复合诉求,工单分拨准确率提升至90%。
2. 城市治理知识引擎
沉淀20年行业知识经验,构建包含8000+处置规则、300万+案例样本的决策图谱、1000w+的图片文本标签量;基于各地运行标准与行业积累,结合人工审核标注训练算法模型,确保AI处置建议100%合规,行业应用后重复投诉率得到有效下降;支持私有化大模型部署,满足政府对数据安全的严苛要求,已通过等保三级、国密双重认证。
3. 智能进化生态系统
开放平台接入主流设备厂商,提供标准化AI能力插件;在项目中,通过AI预判道路安全隐患,城市积水、大风风险,部件安全隐患,环境污染与人流量密集风险,将事后处置转为事前预防,同类案件减少30%。

图片 6.jpg

三、未来已来:全智能城市治理的三大颠覆性想象
当AI机器人实现100%网格覆盖,城市治理将迎来根本性变革。
1. 成本结构重构
运维成本下降:经项目测算,AI网格员综合成本相比人工下降至少20%;价值创造跃升:AI可将90%人力从重复劳动释放,转向社区服务创新。
2. 治理模式革新
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治理”: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视觉+地面传感器数据融合,提前48小时预警内涝风险;从“单一事件处置”到“系统韧性提升”:基于千万级城市运行数据训练的数字孪生体,可模拟政策实施的蝴蝶效应。
3. 产业生态重塑
催生城市智能体运营商新业态,数字政通已联合华为、新华三、科大讯飞、各运营商等合作伙伴,开展“一网统管+一网统采”服务推广模式,带动机器人、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集群创新,据IDC预测,2027年AI治理带动的关联市场规模将破万亿。
让城市学会思考,让治理充满智慧——这不仅是技术演进的方向,更是数字政通作为行业领军者的使命。
数字政通拥有不同载体的AI智能感知能力,未来可快速搭载到人形、四足机器人等载体,实现业务应用场景模式的快速复制落地,诚邀各地政府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启城市治理的“智能增强时代”。


上一篇 返回 下一篇

扫描关注数字政通官方微信

京ICP备0504074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8899号 版权所有 2019 北京数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